2023年以来,大余县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扣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,积极探索“五步工作法”,高质效办好涉检信访案件,推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。
一、坚持为民初心,如我在诉优服务。一是创优接待场所。对照“案管便民服务示范窗口”创建要求,升级改造12309检察服务中心,整合案件管理、控告申诉、律师阅卷、服务民营企业等功能,打造“一站式”服务综合平台,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次。二是注重首办处理。严格首办责任制度落实,制作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“引导图”,规范群众信访接收、回复、办理和答复等环节,对符合受理条件的,随即分流至对应业务部门办理,导入法律程序;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准确引导分流,避免造成多头信访。三是强化释法说理。将释法说理贯穿于司法办案全过程,对信访群众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,清晰告知解决诉求法律程序途径;与县司法局建立衔接机制,检察官、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联合调解,讲透法理、事理、情理,促进“事心双解”。 共办理群众来访29件,三个答复率均达到100%,信访工作部门获市检察院集体嘉奖和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。
二、聚焦质效提升,群策群力强履职。一是凝聚内部合力。坚持综合履职、一体履职,建立“控告申诉+业务部门”联合化解机制,充分运用刑事和解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、支持起诉、公开听证等方式,通过听证员、人民监督员、行业专家进行第三方评判、群众见证,进一步增进公信,形成办案合力,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,信访案件共开展听证20余次,所有案件均得到有效化解。二是加强外部协作。建立矛盾化解联动衔接机制,重大信访矛盾主动与县委政法委、县委信访局沟通协调、寻求支持,通过信访联席会议和综治中心“中心吹哨”联动机制,共同抓好分析研判,准确把握信访核心诉求,整合部门资源政策协同化解。三是主动走访下访。检察长及班子成员每周二定期接访、主动约访、带案下访,对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办理,建立“一名包案领导、一名员额检察官、一个化解方案”工作模式,对于涉多部门职责的,联合乡镇及村(社区)组织约访接访,综合运用多种途径,调动各方力量,促进息诉罢访、解决问题。院领导包案办理信访案件10件,化解率为100%。
三、融入诉源治理,综合施策建机制。一是建立风险排查机制。将重大疑难案件风险排查纳入检察官联席会议、检委会审查内容,提前筛查可能出现的涉检信访矛盾隐患,制定风险防控预案,切实将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。二是促进源头风险治理。加强反向审视,深化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,结合检护民生专项行动,加大对涉案被害群众权益保障、农民工讨薪等涉民生利益信访案件的研判,对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以我管促都管,通过检察建议促进信访源头治理。三是激发司法救助效能。联合县教育局等相关行政单位,建立司法救助联动机制,进一步发挥职能互补优势,探索深化“检察+N”多元救助模式,综合落实民政救济、技能培训、回访慰问、心理疏导等帮扶措施,多维度、长效化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,化解信访矛盾,共为38名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49.2万元。
(陈翘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