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余县院始终坚持以“零容忍”态度,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,坚持‘教育为主、惩治为辅’,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,坚持诉源治理,多效发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,多方面、全链条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,努力以更高质量检察履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一是强化多元救助,全面深化履职。加大司法救助力度,化“被动等”为“主动救”,2024年以来,为遭受侵害的8名未成年被害人,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共计10.1445万元,帮助解决燃眉之急;积极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,通过制发9份督促监护令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,引导监护人改善亲子关系、加强管束教育,并配合开展帮教矫治工作。
二是探索数字赋能,助推监督质效。推动“未检+数据”深度融合,深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,结合办案实际,积极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“特殊人群指定法律援助类案监督模型”、“公安机关落实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监督模型”进行数据碰撞挖掘监督线索并成功成案2件,致力研判涉未成年人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盲区,助推未检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。
三是加强普法宣传,筑牢源头预防。联合相关职能部门,通过线上、线下宣传方式相结合,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,深入推进政法机关法治“护苗”行动,持续开展“法治心育进千校”活动,创新性开展“防性侵”女生专场、“预防校园欺凌”、“防电诈”等巡回专题讲座,以案释法,实现县域内在校学生全覆盖。2024年以来共开展法治课程教育30余次,覆盖人数达万余人。
(张媛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