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树名木承载着岁月的沧桑,见证者历史的变迁,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遗产。2025年3月15日,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正式施行,古树名木保护迈入法治化新阶段。大余县检察院紧紧抓住公益诉讼这一有力抓手,主动出击,深入辖区乡镇、街道、山林,对古树分布、生长状况、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摸排,并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古树日常养护情况。共排查6个乡镇,300株古树名木。发现辖区古树存在保护标牌内容不全、树旁堆放杂物、树干干枯及铁丝缠绕等管护不到位等问题。
针对古树名木监管部门职责交叉问题,该院召开了磋商座谈会,邀请了林业、城管等相关主管部门,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。在座谈会上,该院详细介绍了排查时发现的问题,依据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明确各自职责,并同步制发检察建议,以法治刚性推动责任落实。
在持续监督过程中,检察干警化身“普法使者”,联合主管部门开展“古树讲堂”,向群众分发150余份保护手册,通过案例讲解、有奖问答等互动方式,向广大群众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,提高群众保护意识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来。
“现在每颗古树名木都挂上了自己的树名标牌,古树名木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。”回访中,村民喜悦地告诉检察官。
(赖君婷)